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06-30

王景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市科技局会同市发改委、经信委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了强化政策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密切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措施,引导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支撑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见》(泰政发〔20146号)、《关于构建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创新体系的意见》(泰政发〔2016〕9号)、《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泰发[2016]6号)、《关于促进泰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意见》(泰发〔2016〕15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发〔20172号)等一系列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企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为鼓励企业创新,市科技、发改、经信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合作,加强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企业研发平台奖励、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等政策的落实,切实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出台了《泰安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泰财教〔2017〕6号),按照省、市、县级财政5:2:3的比例对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的一定额度给予补助。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市科技局联合泰安银行成立了科技支行业,重点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科创信用贷款等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与省科技厅、齐鲁银行、泰安银行等6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业务。联合金融部门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今年我市已有4家企业成功以专利权质押融资8500万元,全市累计专利权质押登记金额达到3.75亿元。

二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市科技局着眼于我市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2015年启动了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同时配套开展了“泰山创新谷”、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工作。目前“泰山创新谷”的公共服务核心——“泰安市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基础数据采集、设备采购和总平台架构搭建基本完成,科技创新资源库、企业信息资源库建设逐步完善,利用云平台筛选20家企业为其提供社会化服务。为支持骨干企业组建高层次研发平台,为企业凝聚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提供持续创新动力,市科技局出台了《关于培植壮大泰安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进塔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泰安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管理办法》《泰安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考核办法(试行)》。改性材料、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智能康复四大产业研究院全面铺开,石墨烯、节能环保、淀粉塑料等产业研究院正在初期组建中,以企业为主体已组建153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市发改委积极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国家、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目前我市已拥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0家,研究中心2家。围绕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推进市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认定69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市经信委实施了技术中心递进培育工程,每年按照省级技术中心要求培育一批争创企业、储备一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后备队伍,大力提升现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在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品牌六个方向全面推进企业建设,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家、103家、181家。

三是促进企业科技合作交流。市政府将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2016年,凝聚国内3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优质科技资源,组建了泰山技术创新与转化联盟,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大院名校为源头,以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为纽带,提高创新要素资源集成共享水平。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引进100家研发团队,与100家高校、科研院所结成创新联盟的“双百”目标。市科技局连续组织了四届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暨人才需求对接会,今年中科院等36家高校、科研单位来泰发布科技成果340余项,与我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60余项,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了高层次人才合作框架协议。

您的建议立足我市科技创新实际,客观分析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对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您所提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构建核心创新体系。加快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深入研究体系运行问题,努力提升塔尖高度、做精塔体专度、延展塔基宽度。稳步推进以泰山科学院为实体的“泰山创新谷”建设,梳理链接行业龙头企业、高端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专家、关键技术等重点创新资源,绘制重点产业创新地图和研发产业导航系统,着力打造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交流培训服务五大功能板块,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加快泰安市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库、企业信息资源库,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应用示范,争取早日投入全面运营。在泰安高新区等重点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专业研发机构,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服务,培养并聚集一大批高素质工程化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在高新区国家级创业中心建设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集成泰安市及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研发设备、技术数据、文献和专业技术人才等资源,为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服务。

二是促进企业研发平台提质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扩大企业创新决策话语权和自主权。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建设泰安复合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继续在全市重点制造业产业领域认定和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组织、优化和整合科技资源,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强化企业研发机构运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研发平台,推进企业研发机构不断提档升级。支持企业现有研发平台探索新型高效运作模式,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网络。

三是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大院名校优质科技资源,与我市企业共建科技创新载体。鼓励企业主动介入高校院所早期技术研发,寻求精准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大国际科技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接国外创新资源,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建设更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纺织、矿山装备、输变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发挥现有联盟在技术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集成各级科技资源,支持联盟成员以市场为导向,合作建设技术研发载体,共同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凝练提出本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方向,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服务带动整个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重点建设高水平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知识产权代理、评估、交易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研发外包、工业设计、科技评估、信息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是大力实施“1351”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引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增强“专、精、特、新”特色,抢占发展先机,逐步集聚力量、做大规模,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强、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优选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各级各部门资源重点支持。

2017年6月26日



?Copyright 2014 泰安市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5017539号   我为网站提意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