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三)海洋科技保持明显优势
(四)农业科技成果持续显著
(五)民生科技进一步加强
(六)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八)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奋斗目标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四、科技创新平台与园区建设
(一)科技创新平台
(二)科技园区与产业基地
五、保障科技发展的措施
(一)加大科技投入,健全科技投入监督考核机制
(二)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创新资源共享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五)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监督考核体系
山东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富民强省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和积极推进“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科技事业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胜利完成了“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山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初步建成。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加,2010年全省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607.0亿元。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83.66亿元,比2005年增加58.05亿元。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在3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完善。科技人员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009年R&D人员23.3万人, R&D人员全时当量16.5万人年,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年。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10年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80856件和51490件,均位居全国第四,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7259件和4106件。五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获得省级科技奖励2468项。时隔12年,我省“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项目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392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
(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2010年全省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家,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20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3家。2010年省级以上高新区批准入区项目2190个,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15.73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2552.18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2010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8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2%,比2005年增加11.2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力量。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显著。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水泥、纺织等传统产业作用明显,产品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信息技术等在服务业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逐渐提高。
(三)海洋科技保持明显优势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逐步完善。全省拥有县属以上海洋科研、教学单位57个,其中中央驻鲁单位20个;建有博士后工作站10个、博士点55个、硕士点171个;海洋科技人员1.2万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两院院士20名,博士生导师450余名。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海洋科技考察船23艘、海洋监测飞机3架、大型实验设备1200多台套,基本形成了学科配套、优势突出、设施完备的海洋科技研发体系。
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五年来全省新增海洋科技项目2211项,其中国家级300万元以上重大海洋科技计划项目150项,国家“973”计划项目8项。取得重大海洋科技成果240项,产业化技术储备和系列化配套技术日臻完善和成熟。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和海洋药物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海藻纤维食药用胶囊的研制”和“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体外重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新兴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势头强劲,海洋环境、生物资源和生态保护初见成效,基本形成海洋产业和区域经济互动融合的新格局,有力地支撑了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蓬莱红”栉孔扇贝、“东方3号”海带等海水养殖新品种得到推广;自行设计建造了我国最先进的“珠”字号大型豪华客滚船系列。
(四)农业科技成果持续显著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县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100多个、农业高等院校两所,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育种、畜牧、农业装备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农业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良种普及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和96%。“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专用花生新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申请数量稳步增加,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实用科技成果整体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超过867亿斤,已连续8年增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发展,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省级高新区规划管理,批准建设济南、济宁等6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有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2000多家。
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农业良种工程硕果累累,引进搜集作物种质1.7万份,畜禽、水产种质1200余份,创造优异种质5000余份;育成动植物新品种600余个,繁育推广畜禽良种10亿只(套)。粮食丰产工程辐射带动小麦1041.80万亩,玉米483.3万亩。农村农业信息化工程纳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科技特派员工程进展顺利,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2180项,试点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6%以上。
(五)民生科技进一步加强
公共科技事业得到较好发展。共申报计划生育科技奖励31项;重大疾病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对健康影响等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人口健康得到加强。公共安全设备得到提升,基本构筑我省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围绕“五节一循环”,实施节能科技示范工程,组建节能技术战略联盟,推动节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示范及产业化。清洁发展机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联合国注册成功33个清洁生产机制项目,年减排量约211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4.98%和10.55%,位居全国前列。一大批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年新增产值48.08亿元,新增利税9.98亿元。
重大新药创制取得重大突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进展顺利,“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进入国家新药研发大平台,构建了12个单元技术平台,培育了20家国家新药大平台产业化示范企业,启动了“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专项建设工程,系统整合济南高新区、潍坊高新区和烟台高新区医药科技园区的优势资源,构建了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成为全国7个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之一,争取经费3亿多元,为培育壮大新医药产业奠定了基础。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省建设通过验收。“重组人白介素-Ⅱ”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8个,全省设立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2个,推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初见成效,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的支撑作用初显。
(六)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建设良好,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动。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中心、山东量子通信研究院建设进展顺利。中科院驻鲁科研院所增加到3个。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居全国首位,省重点实验室123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37家。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居全国第一位,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4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5家,省级工程实验室2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11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73家。技术创新平台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不断增加,总数达到11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12家,省级示范中心23家,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深入,孵化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到22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技术市场繁荣发展,高新技术成为技术交易热点,技术市场培训和技术转移促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明显改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效果良好,制定了《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06]56号)《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暂行管理办法》和《山东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管理试行办法》,设立了共享激励资金,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形成了共享服务新模式,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设备3361台(套),点击率超过106万次。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发放实验动物许可证109份。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建设数据库21个,收藏图书4728.19万册、期刊162903种。种质资源建设取得新成绩。
(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层次结构更趋合理。全省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91个,博士点350个,初步建成了学科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我省住鲁两院院士由2005年的33人增加到37人,“泰山学者”增至2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76人。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创新人才的作用逐步显现。全省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次,2万多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归来,引智结构不断优化,引智渠道不断拓宽,创新人才的整体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建设创新型山东的重要生力军。
(八)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现行科技政策法规共88项,其中新出台或修订54项,《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等为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制度逐步落实,形成了科技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科技合作交流向纵深深入开展。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合作建设LED光电子产业园等项目,联合建立一批研究所、工作站;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新材料、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与欧盟、独联体、日韩等国家在合作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民创新环境有较大改善。大力推进以农村、城区、企业、青少年为重点的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积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形成全社会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科技投入较低,全社会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较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创新创业能力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分复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赋予科技的任务更加艰巨,科技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山东和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积极实施《山东省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优势领域的技术突破和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牵引。面向山东省战略性需求,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平台,以技术应用带动科技发展,以科技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坚持超前部署。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的关系,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统筹规划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高科技满足需求和引领发展的能力。
3、坚持重点突破。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科技开发等战略产业,选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4、坚持体制创新。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三)奋斗目标
“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是:建成较完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科技在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1、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省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保持在30%以下,万人拥有年度授权发明专利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实现翻番,科技论文及被引次数、科技著作数量明显增加。
2、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有明显转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新口径),达到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农作物良种普及率保持在98%以上。
3、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进步成为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科技支撑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4、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投入总量和效率。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2%,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5、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4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33万人,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35人,国家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总量达到3000人。
6、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达到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家,省重点实验室达到150家,企业重点实验室达到10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00家。
7、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全民科学素养明显提高。全力推进全民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农村、城区、企业、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有建制的科普场馆达到30家,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以上。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我省特色和优势,重点培育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培植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高端电子信息
开发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研发高效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服务器。开发计算能力千万亿次、存储容量为PB级的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环境,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
——集成电路。建设EDA设计工具、测试环境,设计开发计算机存储、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芯片。消化吸收创新12英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培植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新兴产业。
——应用软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CAM软件系统、软件中间件、基于3G网络的通信应用软件、支持超级计算环境的应用软件及产品等。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平板显示器。开发新一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完善LED背光源液晶显示器模组工程化技术,形成LED背光源模组100万片的生产能力。
——数字家庭。完善数字家庭技术标准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推广数字电视技术,扩大我省数字电视的覆盖率。
2、新材料
重点支持碳纤维、芳纶等特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重点培育聚氨脂材料、有机氟材料等产业集群。重点围绕轻质、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培育镁合金及制品、粉末冶金、电子基础材料产业集群。
——碳纤维。开发千吨级CCF-1聚丙烯腈原丝纺丝工艺及装备、形成5000吨原丝、2000吨碳纤维、2000万平方米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开发煤制沥青、沥青基碳纤维生产工艺及装备,形成百吨生产能力。加快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材料、防弹材料、绝热材料、电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芳纶纤维。围绕芳纶1313纤维及应用,开发化工过滤、耐高温防火织物和制品。开发千吨级芳纶1414(对位芳纶)聚合工艺及装备,形成1000吨纤维、1000吨芳纶纸、500万平方米纤维制品的生产能力。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开发纤维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千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形成5000吨纤维生产能力。研发防弹衣、高频绝缘材料、高性能弹力材料等制品。
——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开发玻璃纤维与聚丙烯复合拉丝生产技术,形成2万吨/年复合纤维生产能力;研制玻璃钢管道、门窗、风力发电机叶片、汽车配件等产品。
——TDI及聚氨酯制品。开发30万吨TDI生产工艺及成套生产装备、聚氨酯软质、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高档涂料、复合板材等产品,拉长聚氨酯产业链。
——有机氟材料。开发离子膜、燃料电池膜、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织物整理剂、聚酰亚胺、氟橡胶等,确立我省高端氟材料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有机硅材料。开发硅油、硅树脂、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形成10万吨有机硅加工能力。
——陶瓷新材料。研究开发电子、生物、磁性、光敏等多功能陶瓷和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等结构陶瓷产品。
——高纯镁及合金材料制品。开发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镁及镁合金的线、板、带等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和装备,培育镁合金材料及制品新兴产业。
——粉末冶金及制品。围绕汽车、五金、电机等行业的需求,开发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形成10万吨/年粉末冶金制品的生产能力。
——电子基础材料。开发高性能电解铜箔和环氧玻璃布基覆铜板,形成1500吨/年高性能电解铜箔、5000吨/年玻璃布基覆铜板的生产能力;开发用于集成电路焊接的低弧度金丝、硅铝键合丝;开发高比容电极铝箔,形成216万平方米/年阴板箔、310万平方米/年阳极箔的生产能力。
3、半导体照明(LED)
实施国家“十城万盏”试点,推进碳化硅晶体、外延片、芯片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户外LED全色显示屏、LED路灯、汽车灯具等产品,提升我省LED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蓝光晶体材料及芯片。开发碳化硅晶体、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绝缘体硅片晶圆片及外延片、芯片等产品,开发功率型碳化硅基蓝光LED,形成2400万粒生产能力。
——液晶电视背光源。开发红绿蓝(RGB)三基色超大屏幕液晶电视背光源系统,形成500万套/年生产能力。
——显示屏及灯具。开发户外LED全色显示屏、LED路灯、汽车灯具、室内照明灯具、广告及景观灯等产品。
——晶体生长与外延装备。开发碳化硅晶体生长炉、外延炉等装备。
4、新医药及生物
培育新型药物、医疗器械与医用材料2个医药产业集群,确立我省医药产业的领先地位;培育生物育种、生物制品、生物质炼制、农用生物药物4个生物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生物产业。
——新药开发。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致病菌感染、结核病、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种)疾病的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中药、海洋药物、诊断试剂与生物医药材料、疫苗等创新药物,包括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等。围绕重大疾病的防治,重点仿制一批国外专利已经或即将到期、疗效确切、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药物。
——医药大品种培育与技术改造。培育和提升一批符合社会需求、市场潜力大、占有率高、销售额在5亿元、10亿元以上的名牌药物大品种。大力提高药物大品种产业化、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制造技术等水平。
——新药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攻克药物生产新装备、药物生产新技术与关键技术、药物生产工程化技术等严重制约新药发展的瓶颈技术与装备,提高医药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
——中药现代化。支持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研究开发中药材加工、提取技术及装备和中药评价关键技术、中药材标准化技术研究;开展经典中药成方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等;扩大中药饮片的生产水平和规模,培育现代中药生产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医疗器械。开发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脉动真空灭菌设备、放疗设备特别是四维放疗系统、新型药物涂层缓释心血管支架、生物安全灭菌设备及验证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状态(监)检测设备、中心静脉导管、妇科肿瘤筛查器械、大输液软袋包装全自动制灌封设备、生化分析仪器、生物医学材料(新型骨科材料、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耳鼓膜、血管支架、可植入体内的缓释材料、血液净化类产品)等重大产品,建设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2个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物工程产品、特种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研究开发高效微生物工程菌的构建技术、高效发酵调控技术、重要发酵原料和节点产物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生物分离技术和产品精制技术,大宗(精细)化学品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技术等,做大做强生物产业。
——生物育种。研究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创新和生物工程技术,建立控制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图谱,培育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粮经、果树、蔬菜、林木花卉、畜禽和水产等新品种,提升蔬菜、畜禽品种的国产化率。加强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创新。
——生物肥料。开展氮磷肥增效剂、控释包膜技术、复合(混)肥养分高效优化技术、无害化有机肥的快速生产技术等研究,研发大型尿素生产线添加抑制剂设备、包膜设备、智能化有机物料快速腐熟生物反应器与有机肥配套生产设备等。
——生物质炼制。建设木质纤维素生物精练联产液体燃料、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联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示范工程。研究开发生物质综合利用和生物炼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生物液体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纤维素资源转化制液体燃料和乙醇技术。
5、新型数字化装备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空港设备等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集群。
——数控机床。开发高精度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大型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数控焊割、金属构件加工设备及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大型铸锻件加工技术和装备等,形成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工业机器人。开发高空作业机器人、带电巡检机器人、恶劣工况作业机器人、特殊行业搬运机器人和水下焊接机器人等,培育工业机器人新兴产业。
——空港设备。开发大型飞机牵引车、地面电源车、飞机加油车、空港货物装载大型平台、机场跑道清扫车、飞机除冰车等系列空港装备,培育空港设备新兴产业。
6、高速列车和新能源汽车
实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和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加速提升我省高速列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
——高速列车和城际交通专用列车。突破空气动力学分析、牵引传动与制动、运行控制、轨道结构、关键材料及部件等关键技术,开发350公里/小时动车组和城际交通专用列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开发电动、混合动力、清洁燃料客车、轿车和观光车。研制燃料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关磁阻电机、清洁燃料发动机、8AT汽车自动变速器、高效变频控制器等产品,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7、新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重点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及新型储能产品关键技术,拓展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培育煤化工新兴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太阳能热利用。开发中高温太阳能热管及集热系统,推广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供热、制冷和干燥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提升太阳能热利用效率,扩大应用领域。
——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铝镓铟硒硫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等产品,形成500-1000兆瓦电池组件的产业规模,建设一批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和景观照明工程。
——风力发电系统。开发兆瓦级双馈式、直驱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及风力发电机叶片、电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形成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600兆瓦。
——储能技术及产品。研制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燃料电池膜,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逆变系统和锂电池、钒电池、钠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储能产品,提高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开发研制多种秸秆资源化利用压缩技术与装备、秸秆造纸技术与装备、工业化气化发电与供暖系统、独立分布式农村秸秆热解液化能源系统装置等,开发纤维素乙醇联产生物化学品技术和一体化装置,开发生物质全株化液化制液体燃料装置和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水和废水处理用吸附和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和设备,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水平。
——新型生物能源技术。筛选含油量高、生长迅速和适应力强的微藻藻种,研究规模化培养条件,开发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实现能源微藻的高密度、高产油、低成本规模化培养,使微藻柴油技术达到产业化水平;利用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研发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微生物油脂的规模化工艺与设备,实现微生物柴油的产业化。
——地热能与海洋能的利用。开发地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空调、无机超导热管等。开展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发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煤化工。支持水煤浆气化、粉煤气化、煤间接液化、高硫煤和劣质煤气化技术、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煤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甲醇、二甲醚、醋酸、乙烯、丙烯、醋酸乙酯、乙二醇及煤焦化工深加工产品。
8、船舶制造及海洋新兴产业
开发新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造船装备和船用配套产品,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矿产资源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产品,做大做强海洋新兴产业。
——新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大型客滚船、豪华邮轮、远洋渔船、LNG运输船、高档游艇等。开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采油装备、港口门机、大型起吊装备、深海潜标、海洋地质(水质)监测检测设备等,形成海洋工程装备和仪器仪表产业。
——造船装备与船用配套产品。开发造船用卷板机、逆变焊机及船用零部件处理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船用发动机、大型曲轴、发电机、舵机、压舱水处理装备、海水源空调等船用装备用配套产品。开发船用导航设备、航行数据记录仪、船用雷达等电子产品。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开发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值化、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药物、海洋生物酶、生物农药、化妆品、促生长剂等,培育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新兴产业。
——海洋精细化工。开发溴系列阻燃剂和医药中间体、高端海藻化工产品及衍生品;开发环保型、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的新型功能涂料。研究红藻、褐藻食物纤维在医疗卫生、印染纺织和日用化工领域的应用,开发壳聚糖医用敷料;研究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在传统纺织材料中的应用,开发特种功能纺织新材料。
——海洋矿产资源和生物质能利用。开展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综合开发,培育以海洋微藻养殖制取沼气和生物柴油、滨海耐盐碱植物制取生物柴油为主线的海洋生物质能源产业链。
9、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
围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研究开发污染物及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及装备;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污染综合防治、修复利用技术及装备。
——环保产品与装备。开发环境监测仪器、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器、高效污水处理及资源化设备、高污染行业的绿色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污水治理技术与设备、新型水处理药剂及材料等,培育环保装备新兴产业。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开发环渤海地区污染治理、流域及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城市污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环境保护中的脱硫、脱硝、低碳减排工程技术,城市垃圾热解气化、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技术与装备,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微污染物的深度去除技术与设备。
——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开发城市与区域综合节水、水循环利用、跨流域调水、空中云水资源开发、雨洪利用、废水资源化等技术;研究油气田和矿山深边部评价与高效勘探,水、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技术;废旧汽车及电子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煤层气等新型资源开发利用,高精度勘探与钻井设备、大型矿山机械等技术。
10、现代服务业
突破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培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地理信息、农村信息化等新兴产业,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协作、运转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
——电子商务。综合应用电子商务交易、供应链管理技术,探索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交易与服务、生产企业供应链信息交换和整合服务,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现代物流。整合优化现代物流信息及技术,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移动终端等技术,建设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应用平台,培育一批技术供应商和骨干企业。
——数字媒体。支持数字媒体内容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营销运营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掌握动漫创作、数字影视、数字点播、网络出版、互动影音内容聚合与服务等核心技术、具有资质的龙头企业,建设动漫产业基地。
——地理信息化。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全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重大成果的市场化运营。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孵化基地,开展产业化示范,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地理信息加工和软件开发企业。
——农村信息化。建设综合性省级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产业化专业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媒体、远程呼叫、双向可视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三网融合”,促进农村信息网络兼容共用。加快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现代物流等现代信息技术。
(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
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大力加强行业或区域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1、电子信息
围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软件技术、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件的研究开发,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的步伐。
——软件技术。开展基于开放源代码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嵌入式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网络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面向高性能计算的公共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网格计算及云计算,公共软件构件库等研究。
研究开发多媒体信息加工与处理技术、大型公用数据库和面向重点领域的服务库;研究开发人机交互、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中间件、安全与保密等软件;开发金融、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电力调度、智能交通、数字矿山等领域的软件产品及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研究开发计算机存储芯片、控制芯片、计算机总线等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自主开发新型高性能小型机/服务器、新型打印机等设备的核心部件。开发生产高性能小型机/服务器、海量存储系统、军用计算机、打印机及设备等。
——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异网同构、数据压缩传输与接收、波分复用、第四代码分多址、量子通信、网络终端、网络安全等技术,研究开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多媒体通信、智能网等关键技术。提高数字程控交换机、宽带超节点交换平台及ATM传输技术、光传输系统及传输设备等的技术性能。
——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件。加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高清晰显示技术、驱动节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汽车电子产品及控制系统、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电及数字家庭整体解决方案、身份认证系统、智能手机、智能防伪等电子产品。研究开发传感器、磁光开关、光纤联接器、数字化仪表和RFID等专用芯片、专用器部件。
——以信息技术提升新兴服务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和商贸业,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金融、数字媒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现代服务业。
2、新材料
提高特种纤维、特种陶瓷、特种金属材料、电子光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的研究开发能力,巩固壮大我省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
——特种纤维材料。研究芳纶Ⅲ纤维、T800及以上高强碳纤维、M40及以上高模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苯三甲酸丙二酯(PTT)纤维、顺式聚对苯撑苯并三噁唑(PBO)纤维、陶瓷纤维长丝等特种纤维的聚合、成纤及后处理技术。研究特种纤维编制、复合材料制品的关键技术。
——特种陶瓷材料。研究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二氧化钛及钛酸盐系列陶瓷粉体制备、制品成型工艺及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开发压敏、热敏、压电、吸波、耐磨耐蚀、抗冲击等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制品。
——特种金属材料。研究洁净钢、高合金钢生产工艺,开发高速铁路用钢、高等级船板钢、X80级管线钢等产品;研究镁铝合金化技术、直接熔铸技术、挤压拉伸技术,开发大体积高纯、高合金化圆锭、板锭;研究铜短流程精炼加工技术,开发压延铜箔、高速铁路接触线、铜包铝板线等产品。研究高密度粉末冶金加工工艺技术,开发高密度合金钢、不锈钢、铜、镍等高精度粉末冶金件。
开发航空用高性能型材、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用型材、商用汽车型材、发动机电机壳体、高档包装及装饰用板材等制品。
——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氟橡胶、硅橡胶、功能膜、含氟医药中间体、人体代用材料、氟硅涂料、油田化学品等产品;开发聚氨酯弹性体、高档保温材料、环保型胶粘剂、高性能密封材料等。
——电子、光电子材料。研究12英寸硅单晶、砷化镓晶体、碳化硅晶体、人工激光晶体等的生长技术、外延技术、封装技术等,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激光管等。开发陶瓷基片、陶瓷覆铜板、健合丝、导电涂料、荧光粉、封装树脂等配套材料。
——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核电主回路管道材料、反应堆壳体材料、泵阀材料、密封材料等关键配套材料。研究开发燃料电池膜材料、电极材料,锂电池阳极材料及隔膜材料,矾电池隔膜材料,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等。
——新型建筑材料。研究低能耗的轻质、保温、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自洁、低辐射玻璃及窗体材料,轻质、保温、隔音、环保墙体材料及耐候性自洁内外墙涂料,防水、保温层面材料,无光污染的立面装饰材料等。
3、先进制造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和分析技术、先进制造模式等。研制开发大型成套装备,提高大型成套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带动半岛制造业产业升级。
——先进设计加工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协同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虚拟设计、系统设计、可靠性设计、模块化和并行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研究精密成型、高效加工、微细加工、微纳制造、复合加工、快速成型、CAM、材料连接和焊接新技术等加工技术。
——先进制造模式。研究不同行业的先进制造模式,改造传统生产、流通方式,研究绿色制造、虚拟制造、可重组制造、网络制造、服务型制造、精密检测计量等先进制造模式。
——工业流程设计。开发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等先进制造技术,优化造纸、纺织、化工、建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流程,研究基于RFID的车间自动化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物流系统,提高装备的协调控制水平。
——成套装备及产品。开发性能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装备;研究汽车电子、船舶电子产品及精密配件,研究开发重型卡车、大吨位远洋运输船舶;研究开发符合欧Ⅲ、Ⅳ标准的低排放发动机,建立先进发动机生产基地;研究开发智能化节能抽油机、数控电动钻机等石油钻采关键装备,建立石油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研究开发化工生产线、建材生产线、纺织机械、造纸机械、塑料机械、特种机器人等装备或产品。
——精密配件产品开发。研究精密模具、快速成形技术、模拟成形加工技术,开发精密铸造件、粉末冶金件、注塑件等汽车、机械、电子配件产品。培植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等。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加强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低值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生产过程热能回收技术研究等,促进新能源产业及节能技术发展。
——生物质能。研究利用农林废弃物气化联合发电技术、液化制燃料油技术、废弃植物油制燃料油技术;食品加工废弃物、畜禽加工废弃物制沼气技术。
——太阳能。研究单晶硅、多晶硅、砷化镓、非晶硅薄膜、多元化合物薄膜等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电站。研究高吸收率镀膜技术,开发高效、高温热管;研究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
——燃料电池。研究质子交换膜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材料、膜电极、液体循环系统等,开发手机、电脑用小型燃料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及家庭用电堆。
——风能。研究驱动系统、传动系统、风叶、高能永磁系统等,开发2MW及以上永磁直驱、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研究逆变系统、并网装备,建立并网风力发电场。
——海洋能。研究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海洋能发电与输变电装置。
——低值能源。研究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技术,开发利用低值能源空调、热水系统等。研究开发乏风低热值瓦斯气利用装备。
5、交通运输
开展节能、环保、快速、安全、高效交通运输装备核心技术研发,提高重大交通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轨道交通、跨海湾通道、离岸深水港、大型航空港、大型桥梁和隧道、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深海油气管线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及装备。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成套技术。开展运行控制、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工程化运行试验。
——新能源汽车。研究电池管理系统,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电子控制技术、设计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开发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动机、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研究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等。
——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大型高技术船舶、大型远洋渔业船舶以及海洋科考船等,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高黏原油及多相流管道输送系统等新型运载工具。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发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汽车智能技术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开发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理技术,运输工具安全技术,交通运输事故再现技术,交通应急反应系统和快速搜救技术等。
6、现代服务业
突破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构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建立统一的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培育第三方服务龙头企业。
——电子商务与物流。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与平台技术、客户关系及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过程优化与监控技术、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系统集成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研发无线移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装备。
——数字内容。研究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与管理技术、数字内容智能分类和搜索技术、业务模式交互技术和数字媒体内容转换技术,开发互动音视频内容聚合和服务平台,支持创生作品的在线提交和整合、数字作品整合和营销、面向公众的内容综合应用服务等。
——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开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旅游、电子金融等应用领域的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7、化工及建材
围绕石油、轮胎、化肥、氯碱、纯碱、现代煤化工等产品及技术改造,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强能量梯级利用,提升行业技术竞争力。
——氯碱装备。支持自主研发全氟离子膜,推广电极材料和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的设计与制造成套技术;加快干法乙炔技术推广应用、无汞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和氯乙烯回收利用;研发应用大型整流技术、盐水处理技术、无汞催化剂技术、干法乙炔生产技术等。
——化肥。研发先进煤气化技术,加强废煤、煤渣和煤粉利用,支持磷石膏和副产盐酸的综合利用;研发基于生物合理性的创新产品与转化技术,加快控释肥和微量元素肥的开发生产。
——石油化工。研发清洁燃料生产、重油深度加工、含硫原油加工和增产柴油技术及装备。开发乙烯、丙烯、芳烃等深加工产品;研发分离技术、羰基合成技术、万吨/天超大甲醇示范装置技术;研发聚合技术、分子量分级技术等合成材料生产技术。
——农药。支持高效、低毒、安全、经济、低污染和使用方便的新品种农药及生物农药;研发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和中高毒品种的低毒化剂型;研发旱田除草剂新品种;研发水果蔬菜用新型杀菌剂、杀线虫剂和病毒抑制剂;研发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新剂型;研发高效生物抗生素等。
——煤气化。研发大型化多喷嘴气化炉及配套技术、粉煤气化技术、高硫煤和劣质煤气化技术;研发煤制乙二醇工业技术、高效催化剂工程化技术及规模化制备技术,建设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大工业示范装置。
——水泥。支持水泥窑处置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及可燃废弃物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开发生产5000t/d级以上成套设备。
——玻璃。研发离线镀膜技术和复合技术,研发节能、环保、准光学质量熔化技术,超厚、超薄板成型技术,在线镀膜改性技术及工艺,监控与专家诊断等成套生产技术。支持纯氧燃烧技术、窑炉全保温技术、高品质耐火材料的研发。
研发无碱池窑拉丝先进生产技术及配套产品。开发玻璃纤维生物及医用过滤材料、工业过滤材料及其制品;开发各种高性能、多功能玻璃纤维制品。
——建筑卫生陶瓷。研发具有自洁、抗菌、环保、抗静电等多功能陶瓷砖,研发新型分档冲洗水箱配件和超平滑抗污陶瓷釉面,发展环保、自洁、抗菌等多功能产品。
——宜居型住宅。支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新型墙体材料、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先进适用的宜居型社区建设技术,乡村安居节能型住宅建设技术,节能环保建材技术,污水和垃圾处理使用技术。
8、轻工纺织技术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纺织行业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快高新技术在纺织业推广与应用。
——服饰用新产品。支持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和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可降解再生的生物质纤维开发,新型聚酯和新型合纤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技术创新,加强超仿真、高感性、高档面料及成品开发。
——产业用纺织产品。支持高模低缩型聚酯纤维帘子布、绝缘纸、整体带芯、特种高强低伸聚酯传送带、新型蓬盖材料、土工纺织材料、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生物医用纺织材料、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等开发。
——纺织行业提升。研发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织物;开发织造和染整新技术;推广生产连续化、高速化和缝制设备自动化;推动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开发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电子商务等。
——纺织制造装备。研发清梳联及新型梳理设备、自动络筒机、针织大圆机、金属针布、节能电机、摇架等主机和关键专件;研发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气和剑杆织机等产品;开发机电一体化纺织装备、节能减排染整设备、在线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等成套设备及零部件。
——节水减排染整技术。研究半缸印染、高压微雾加湿、节能型远红外电加热等染整新技术,支持热能回收利用、新型改性淀粉浆料、化学浆料降解和低温漂白等技术开发。
——轻工行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与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辅助检测技术,开发光机电一体化轻工装备。
9、农业高技术
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实现农业产业的良种化、信息化、精准化。
——农业生物技术。开展农业生物基因组学与主要动植物品种品质改良、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和动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及可持续控制、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功能性生防微生物、生物农药和肥料、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研究。
——农业信息技术。推进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建立以完整产业链条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大田种植、果蔬、畜禽、水产、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专业化的管理辅助决策信息技术平台。
——精准农业。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定位变量作业智能机械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
——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规模化制种、繁育技术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加强地方特有林果、畜禽、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10、农业生产技术
支持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建立我省优势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农业防灾减灾预警预报与综合决策体系。
——种植业。支持小麦、玉米、花生等粮经作物生产重大应用技术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适用生产技术。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北方水果、干果、花卉苗木等林果业研究开发,完善种苗快繁技术体系。
——养殖业。支持生猪、鸡鸭、肉牛、肉羊、奶牛等良种培育,生态循环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养殖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建立畜禽生产、疫病防制、环境控制和检验检测等畜禽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生态林业。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研究开展封山(滩)育林、平原防护林(农田林网)、退耕还林及荒山绿化等关键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
——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植物病害诊断、预警和防控技术。加强重大畜禽疫病高效防制技术的研究,开发简便易行、灵敏特异的诊断技术和试剂。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农药、生物疫苗、新型兽药等生物制品,研制专用原料药、兽药新剂型、中兽药及复方制剂等新产品。
——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农业综合节水、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与减排、同步脱氮除磷等技术及新产品;研究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水、废弃物多级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开展重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典型行业循环经济和污染负荷削减、中小城镇群水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灾害预警及防治。研发农业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建立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重大生物灾害、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生态调控技术、农药安全高效使用技术、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实用技术、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防灾减灾实用技术的研究。
11、农业设施装备技术
围绕实现现代农业机械化,提高设施和装备水平,重点开展农业机械装备、农业设施、农业投入品、农业水利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装备。加强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研究农业装备自动导航、过程监视、智能测控、远程网络通讯和产品可靠性技术,开发环保、标准和智能化设施农业装备。
——农业设施。研究果蔬、花卉、林木、畜禽、水产等高效设施化栽培、种植、养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及自动控制设施、设备及技术,储藏保鲜和高档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设施内光、温、水、肥及病虫害控制,脱毒苗无土化栽培等智能化控制技术。
——农业投入品。开展微灌系列技术及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研制新型保水剂,研究环境友好缓释、控释肥料技术,研制新型高效抑制剂,开发环境友好释尿素、控释复混肥及专用肥和控释胶粘复混肥,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可降解地膜及生态膜,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
——农业水利。开展农田灌排体系建设,研究推广农业高效用水、节水、雨水利用、旱地水肥优化利用与调控、污水净化利用等节水技术和设备。研究大田新型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和模式,研发农艺农技结合的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组装设施栽培节水技术体系。
1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
突破农产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物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区域性农业重点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产品加工。突破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物流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地方特色型和对外出口型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研究。
——食品质量安全。开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规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饲料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速测技术研究,建立由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安全、农业生产经营规范以及配套支撑标准组成的农业标准体系。
——农产品物流。突破粮食、果蔬、水产品等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监测技术、跟踪技术、标准化技术等,研制农产品现代物流关键装备与重大产品,支持农产品现代物流技术的集成应用。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土、肥、水、气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耕地质量保育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研究可降解农用生物质新材料、新型酶制剂产品等技术与工艺。
13、新农村建设技术
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城镇空间布局与系统设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一体化配置及共享技术等研究,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研究制定生态安全格局测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生态安全等级划分和预警标准。加强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研究,探明黄河三角洲土壤、土地、水、湿地及其生态脆弱性等资源与环境的状况及其动态演化。
——农村适用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展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沼气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开发与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村居环境优化与农村康居建设。研究基于农村低碳循环的村庄综合规划,村内道路与给排水设施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生态化处理与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村旧房改造、节能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村内废弃土地复耕与再生利用,村庄生态循环系统构建和生态环境营造等技术,制定农村康居评价地方标准。
——农民营养健康保障。开发以降低营养损失和减少安全隐患为重点的农村自制食品安全改善技术,建立农民营养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村重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技术集成研究,研究重要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研究集成一批适宜农村使用的公共卫生装备和技术。
——农村饮水安全。开展农村供水安全、农村水污染防治、农村安全水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村清洁饮用水工程引水净化、农村安全水处理和农村水质检测与水源性疾病监测等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示范。
14、资源与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集中突破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等资源节约和循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
——“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煤矸石、高附加值粉煤灰、有机废水等综合利用技术,冶炼废液、落地原油、污油和泥浆、石油化工废气、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工业赤泥等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垃圾、工矿业废气等工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
——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煤层气、煤系共伴生矿、稀土、钒钛磁铁矿、金属矿高附加值利用和精深加工技术;煤系共伴生资源深加工和利用技术与装备。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废橡胶、废塑料、废家电、废电脑、废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分选和处理技术。建立废旧产品处理产业化基地。
——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油气田和矿山深边部评价与高效勘探、复杂条件资源快速勘查、资源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高精度勘探与钻井设备、大型矿山机械等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剩余煤炭和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技术。在老矿区和老油田开展剩余资源的精细勘察和描述工作,研发高效开采技术,充分挖掘剩余煤炭和油气资源,提高已发现的煤炭或油气资源的采收率。
——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在有条件的重点矿区,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煤矸石发电工程,利用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建材工程,矿井煤矸石充填开采关键技术装备和矿区复垦工程等关键技术。
——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流程工业、重大机电产品、建筑、绿色再制造、能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梯级空气分离技术、大规模富氧燃烧关键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化石能源、监测监控等节能技术、标准与设备。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展电力、造纸、钢铁、化工、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矿井水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技术。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地下水超采区水生态恢复和保护技术,搞好济南泉城的地下水保护与南部山区增雨保泉技术研究。研究开发矿坑水、劣质水、海水、废污水等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技术。
——原材料节约技术。开发重点行业的产品生态设计技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技术、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技术、老龄结构及设备安全延寿技术、再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木材综合利用及节约替代技术等。
——节约土地技术。开发耕地保护、土地生产潜力、耕地资源替代、土地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盐碱化土壤修复、黄河淤沙综合治理等技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设施、设备和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塌陷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
——节约矿产资源技术。支持矿产资源、二次矿产资源、复杂稀散金属矿及贵金属矿、低品位及难选难冶矿石、无尾矿及少尾矿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循环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石油化工、盐卤化工、矿产与冶金、电力、造纸、食品、医药、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等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技术,行业间链接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
15、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
开发废水、废气、废固弃物综合治理技术与装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与保护技术。研究开发退化生态、退化生态区、重大工程沿线、黄河三角洲、滨海湖泊、环渤海湿地芦苇、典型脆弱生态等综合整治技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等。研究开发消耗臭氧物质(ODS)替代技术及新产品。
——区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态经济共性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开展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流域水环境与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等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流域水污染控制、近海浒苔及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关键设备与重大装备的产业化,构建信息、技术创新和设备检测等运行高效的产业化平台,突破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深度处理及输送技术,开发安全饮用水保障集成技术和水质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建立水体污染监测、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
——空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展SO2与NOx、大气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300MW以上火电厂机组脱硫、可资源化脱硫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袋式除尘、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汽油车和摩托车排气催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矿山气载粉尘高效抑制等控制治理技术与装备。
——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展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危险废弃物鉴别专用仪器、细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采样仪器和持久污染物、环境激素类、二恶英等污染物的专属分析仪器与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仪器、污染源远距离遥测系统、污染追踪技术等研究。研发室内污染监测技术和设备。
——环保材料与药剂。开发膜材料与膜组件、耐高温耐腐蚀的袋式除尘滤料、高效生物填料和专用催化剂、垃圾卫生填埋防渗材料等环保材料。开发与污染治理设备配套的高效杀菌剂、灭藻剂、破乳剂、絮凝剂、清洗剂(低磷或无磷)、脱色剂、醇雾抑制剂以及氯氟烃替代品等环保药剂。
16、人口与健康
开展优生优育、疾病防治、公共卫生、新药开发、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开发,研发新药和新型医用新材料及先进适用的医疗器械,全面提升医疗诊断和治疗能力与水平。
——优生优育技术。开展新型避孕节育药具、不孕不育诊治、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诊疗、提高出生婴儿质量干预、人工流产干预等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开发。研究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筛查、遗传病的防治和综合优化干预技术,开发出生缺陷诊断、规范化治疗技术和产品。建立全国性的遗传病诊断技术平台。
——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传染病早期诊断、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新型疫苗与治疗药物创制等技术。开展新发传染病及其未知病原体的分离、检测、鉴定、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常见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及诊疗技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检测、诊断与预警、预防、干预、综合诊断和控制、诊治技术规范化等研究,研究精神疾病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技术。
——常见病、职业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及诊疗技术。开展常见病社区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互动机制与协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常见多发疾病防治和水、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与防治技术等研究。开展职业病救治技术、生物监测和预防控制、危害控制关键技术与风险评价、早期识别与控制技术等研究。开展地方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
——公共卫生技术。开展社会、心理因素对重大疾病发病,环境中长期低浓度暴露污染物、环境二次污染物、环境生物性污染、饮用水微量污染物、居室、办公室及公共设施场所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识别与控制研究。
——全民健康技术。研究增强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建立全民健康评估信息系统,建立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服务体系。研究开发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开展主要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制定推广干预措施,开展营养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研究社区卫生(含校园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与控制技术、职业卫生相关技术,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如社会保障一卡通)相结合的社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示范,发展校园安全风险预测和防范研究,促进校园安全与健康。
——新药开发技术。研究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新靶标识别和确证、新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筛选、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临床前研究候选药物确认、药物制剂与释药系统、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品制备、吸收代谢评价、安全性评价、药效学评价等关键技术。成药性预测及药物制备、生物反应器和大规模细胞培养等关键技术;开展医药大品种产业化技术和工艺研究;建立生物药物规模化制备、糖药物分析与检测、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的化学修饰、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制备等生物药物的研发支撑平台。
——新药开发。围绕重大疾病的防治,重点开发新化学药、生物药、诊断试剂与生物医药材料、疫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包括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新制剂,缓释、控释、透皮吸收剂以及蛋白、多糖、多肽类口服剂。重点仿制一批国外专利已经或即将到期、疗效确切、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药物。
——重大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研制开发低成本CT、高性价比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化X射线机、全数字彩超、四维和图像引导放疗系统、图像引导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等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系统;研制全数字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设备、高强度超声肿瘤治疗装置、微创介入激光治疗设备、微创白内障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多功能呼吸衰竭治疗装置、图像引导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生命信息实时采集分析技术装置、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及生物医用材料等研究。
17、中医药现代化
开展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诊疗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建设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打造现代中药产业。
——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技术。开展历代医家医案及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疗效评价、中医传承等研究;脉诊技术在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治疗肝病、肿瘤、糖尿病、病毒性疾病、高血压病、中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病种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及诊疗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西医合作治疗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人工麝香酮等中医药戒毒、中医药对抗西药副作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研究开发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等疾病系列专方;针灸、推拿、骨伤等特色中医药疗法诊疗技术。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种质资源库建设,新种质创制研究,新型植物提取物的研发;中药材品质区划、药用生物替代及工业生物技术研究;野生药材引种与驯化、药用工业生物、药用生物替代等技术研究;开展中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中药新药开发。开展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道地药材饮片炮制工艺技术与设备,提取物提取工艺、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生产标准、中药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技术研究;生物酶仿生提取、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生物反应器和大规模细胞培养等技术工艺研究;中药有效组分、提取、干燥、制粒、包装等工艺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给药新制剂、吸收剂及蛋白或多肽类口服剂。研制典型中药制药设备、中医诊疗仪器。建立中药标准物质库。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重点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中药材品质区划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体系研究;大宗道地药材综合质量控制、质量评价技术的研究。中药材适宜种植(养殖)区域、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质量评价规范与标准的研究。
18、公共安全
围绕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以及自然灾害预测预防等,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重大事故预警与救援关键技术。开展火灾预防控制、应急救灾、抢险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事故监测、预警、防治,应急救援、事故调查与分析处理,安全生产科技保障,城市燃气系统,煤矿及油气田瓦斯、高温、突水、火灾、冲击地压、冒顶和动力性灾害等重大安全预警与快速救援系统等技术研究。
——社会安全关键技术。开展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刑事侦控、现场勘察、物证信息采集与检验鉴定;毒品探测与检验鉴定、网络犯罪防控、恐怖事件和群体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装备、特种警用装备;火灾、爆炸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能规划与设计及早期探测与预警;重要外来传染病、恐怖因子、外来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品的远程快速检测与确证、风险评估与预警、无害化处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技术研究。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开展食品危险性评估与溯源和快速预警系统、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等技术、装备和标准研究。建立食品及其深加工产品中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危害物分析平台。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关键技术。开展暴雨(雪)、干旱、冰雹、大风、雾、霜冻、高温热浪、低温冻害、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精准预测、各类新增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加工处理及分析应用技术、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研究;气象监测台网体系建设、新型气象防灾减灾、地震预报、重点应急平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动响应和安全保障、各类灾害事故多尺度动态模拟实验与数值计算、综合应急救援等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平台、典型行业应急平台和典型地市级应急平台、移动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救援车等。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与能源化技术等。开发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脆弱领域的评估及适应技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评估及适应技术、温室气体及臭氧变化监测技术、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环境污染等适应技术等。
19、生物技术
围绕我省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境生物、生物材料与特种功能产品、工业生物技术及资源高效利用生物等技术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我省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
——医药生物技术。开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干细胞、生物纳米、疫苗和抗体制备、转基因、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新一代生物制药高效表达、大规模培养及分离纯化等技术研究。开发大品种药品及其制剂,实施疫苗与抗体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等技术。研发动植物传染病、动物品质代谢物、畜产品有害残留物检测、中药材代谢及分型、临床检测基因、蛋白等生物芯片。
——能源生物技术。开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秸秆废弃物液化制液体燃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生物制氢、生物原油、能源植物等生产用酶的和菌种改良或催化剂及生产技术研究。
——环境生物技术。开展生物修复、生物学环境检测、生物脱硫等技术研究开发。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筛选超积累、高耐性修复植物和具有特异降解功能的微生物菌种、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等修复受污染水体。
——生物材料与特种功能产品。开展异种组织器官移植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开发基因敲除猪、人造骨骼、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耳鼓膜、血管支架、可植入体内的缓释材料以及其他人体器官材料研究。开发生物功能产品、特种添加剂等。
——工业生物技术与装备。开发秸秆或纤维素制造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汽化机组、生物质炭化专用炉、沼气利用系统等设备。开展生物催化(转化)技术生产大宗(精细)化学品、高效微生物工程菌构建、生物分离和产品精制、新型高密度发酵、发酵过程自动监控等技术、工艺与装备研究。
——资源高效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生物催化、生物转化、功能糖生物技术,生物修复与环境生物技术,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特种酶制剂生产技术,加强酶分离纯化和固定化酶技术,石油和金属矿产资源的物技术利用研究。开发新酶源等绿色环保技术与产品。
20、城镇发展与其他社会事业
开展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文物保护、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竞技体育与健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为城镇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村镇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村镇空间规划设计标准与规范、村镇规划设计集成、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村镇用地动态检测与监控、村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与预警、中低产田土壤腐植酸调控与改良、盐碱地调控与改良、村镇污染地与废弃物修复等技术。
——村镇小康住宅。研究村镇住宅性能评价、村镇住宅设计与施工、村镇住宅室内环境监控、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住区管理等技术。
——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研究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城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
——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研究开发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建设、施工技术和标准,建筑安全技术与标准,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技术等。
——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研究开发热岛效应、交通噪音、居住区水环境、建筑施工及拆除污染等城镇人居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声、光污染等室内环境的检测、监测、控制和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太阳能、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地温空调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建筑集约、精细化建造、过程智能化控制等技术和标准;研究开发建筑节能系统设备、先进建筑装备等;研究开发降耗、节能、减荷、健康的建筑材料、产品及标准。
——其他社会事业。研究脆弱易损文物本体、文物保存环境、考古发掘现场和古代木结构建筑等保护修复工艺技术。开展网络文化安全技术研究,建立网络文化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竞技体育技术。研究生态旅游模式评价标准、旅游区生态与景观环境保护、民俗文化传统继承与保护技术,开展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和综合技术应用示范。
21、海洋技术
开展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突破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
——海水养殖。研究高附加值鱼类和海珍品等重要养殖生物良种选育技术与遗传改良技术,培育高产、抗病、抗逆、环境适应性高的优良品种。发展经济耐盐植物的引种、选育、驯化和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开展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用微藻的规模化养殖。研究海水养殖疾病防控、节约型工厂化养殖、鱼类深海高效养殖、多品种立体化生态养殖等技术。研制养殖环境监控、预警、应急系统及配套设施。研发深海鱼类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及设施,制定深水网箱安全防护与高效养殖技术规范和标准。
——海洋水产品加工。研究低值水产品高值化、废弃物利用、名牌产品国际化、高产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型保鲜品制造等关键技术,发展养殖、加工等全过程中水产品质量检测、安全限量控制、产地环境监测、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控制等食品安全技术。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和规范。
——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突破海洋创新药物、功能性保健品、新型海洋生物酶制剂、生物材料及生物农药农肥等生物制品和海洋新药、药物中间体等技术。开展珍稀型海洋生物资源挖掘、开发、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的技术研究。
——海水淡化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海水淡化装备、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耐海水腐蚀高压泵、高性能膜、海水预处理等技术及装备。研究冷却海水、大生活用海水和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海水对环境影响评价和处置技术、海水脱硫技术,研发海水冷却塔等成套装备。开展海水处理药剂、浓海水制备液体盐和提取利用镁溴等研究。
——海洋卤水化工。攻克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潮间带及近海地下卤水新资源勘探评价与开发技术,开展低溴含量卤水提溴新工艺与装置研究,研究新型溴系药物、高附加值溴系列医药中间体、高效溴系阻燃剂和高性能溴系列染料中间体等,研发海洋化工两碱废弃物和苦卤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海洋精细化工产品。开展液体盐制备技术研究,开发氯碱用精制盐水、纯碱用精制盐水、真空制盐用精制盐水成套技术和装备。
——海洋船舶及配套产品。研究大型客滚船、豪华邮轮、远洋渔船、LNG运输船、高档游艇、新型铝合金工程船舶等技术,研究船舶性能、结构、噪声、振动等技术。研制船舶机电设备新型自动化系统和压仓水处理设备及设施,开发船用自动化技术、高效焊接技术、防腐防生物附着技术。
——海洋工程。研制开发海洋多功能钻井平台与深水钻井船、浮式生产系统及配套设施、海洋石油钻井船、海洋工程辅助船和作业船等。开展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定位系泊系统、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海洋工程设施安全性能监检测系统及安全维护等研究。发展深海采油井口装备、3000米深海防喷器组制造与控制系统、深海钻井隔水管安全作业装备等技术。
——海洋矿业。研究海洋油气的勘探、钻探、开采、储运等设备制造。发展海底煤炭资源工程化开发和安全监测技术,建立开采突发灾害预警系统。研究滨海砂矿选矿、资源评价、有序开发利用等技术,发展不同砂矿资源开发作业面的技术和装备。
——海洋仪器仪表。研发高精度、高稳定性传感器和潜标系统、大浮标、水下焊接技术和设备、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海洋水声探测设备、海洋地震海啸监测、新型监测传感器、深远海观测系统、海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深海大洋探测设备等技术。
——海洋新能源。研究海上风电液压系统、偏航系统、变浆控制系统、变频器、主轴承等,研究开发潮流能、波浪能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海水源热泵应用技术。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结构安全评估、设施能源持续供给保障等技术。开展海洋富油微藻藻种选育,制取绿色柴油、燃料乙醇、氢气与甲烷等低碳燃料技术研究。
——海洋新材料。研究海洋生物功能材料、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型膜材料、海洋工程及设施耐腐蚀材料。研究从海水中提取海洋能源材料、贵金属和微量元素等技术,拓宽海洋材料在纺织、建筑、环保、海水淡化、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深海技术。研究深海及其他特殊海洋环境的生物资源、石油和天然气水合物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发展深海环境中生物及化学物质的探测、获取、培养或保藏技术。研究深水钻完井技术、井控技术、智能完井、采油工艺、平台钻机等技术工艺。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技术。发展近海经济水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建立近海生态安全监测与健康评价技术体系。发展近海渔业资源养护与恢复技术,建立典型水域渔业环境生物操纵和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发展海洋生物环境保障技术、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监控预警技术。建立重点区域物种库和基因库。
——海洋生态保护技术。发展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监测、健康评价技术。开展海岸带与近海地区的海洋生物、污染严重和资源破坏严重区域的生态与环境修复研究。研究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效应和应急控制措施,保护濒危物种。
——海洋灾害预警与减灾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灾害快速预警预报关键技术,开展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滨海湿地退化等海岸带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研究黄河三角洲脆弱性特征及与灾害的关系。
——海洋信息。建设海洋产业信息服务、海洋预报、防灾减灾、救助打捞、渔业安全通信救助体系和海洋环境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海洋数值模拟技术,开展风暴潮、生物灾害、海洋地质灾害和突发性海洋污染事件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建立海洋综合信息立体监测网。
——海洋旅游。开发海洋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气象站、主题公园、营地、生态保护区等旅游产品,开发海水浴场、海岛、旅游船舶等场所的安全救生设备与设施。
22、软科学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科技引领支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加强软科学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加强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完善学科布局,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全面发展,着力解决资源、能源、农业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1、基础研究
继续保持传统优势领域,积极跟进学术热点,明确重点投入方向,稳步推进基础学科发展。
——数学。重视基础数学,发展计算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微分方程与数学物理、控制理论等应用数学,加强与生命、地学、信息、材料、能源等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加强非线性数学、计算数学和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物理学。注重凝聚态物理、纳米科学、量子信息学、现代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和声学等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加强物理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注重生命现象与活动中的物理问题、纳米或低维体系、高临界温度超导等研究。
——化学。注重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环境化学等学科的深入和均衡发展,加强化学中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基础研究,优先发展与生命科学、新材料和纳米、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化学研究。
——地球科学。保持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测绘科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协调发展,研究河流、湖泊等流域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在生态圈中的作用。注重与物理、化学等领域的交叉。
——生物科学。完善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生物进化等学科的协调布局,加大对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整合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支持。推进与数学、物理、化学、医学、药学、农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的交叉。
2、应用基础研究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实际需求中提炼科学问题,开展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的研究。
——资源与环境。研究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适应性和区域生态安全,重要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规律与调控,生物多样性保育模式。开展对温室效应、酸雨及臭氧层机理,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影响的研究。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流域、区域需水规律与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原理。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解决减少燃煤污染的技术问题;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生产的关键基础研究。开展矿坑水、劣质水、海水、废污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技术研究。研究矿区采空区后期处理中的基础问题。
——新能源领域。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高性能热功转换及高效节能储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理论,大规模核能基本技术和氢能技术的科学基础等。开展非化石能源的研究,加强地热综合利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高效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硅单晶、多晶、砷化镓单晶、碳化硅、有机薄膜等光伏电池材料及技术,开发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电站。研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与民用建筑密切结合综合利用技术、太阳能发电的蓄能和并网技术等。推进煤的高效洁净燃烧和污染防治、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及其它新型电池研究开发等技术研究。加强生物质能、氢能、地源水源热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研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催化剂。研究核能源的安全利用。
——农业领域。开展农业生物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与主要动植物品种品质改良、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和动植物基因工程、植物抗逆性及水分养分和光能高效利用机理、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及可持续控制、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海洋领域。开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海洋环境与生态动力过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海洋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海洋变异对气候变化影响。进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应用、细胞和基因工程育种、海洋药物开发、海水淡化膜材料及膜组件,耐盐类化学腐蚀、生物污损的特殊功能材料等技术的基础研究。
——人口与健康领域。开展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分子与细胞机制,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药物作用机理等研究。加强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与致病机制和中医理论研究。研究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环境对生理过程的干扰。研究常见病和多发病单克隆诊断试剂,基因诊断技术,体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因子治疗技术,基因疫苗、基因技术。
——电子信息领域。研究新算法与软件基础理论,虚拟计算环境的机理,海量信息处理及知识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理论等。研究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加强信息传输、存储、显示、安全、获取以及人机和谐环境、中文信息处理等研究,解决微(纳)电子和光电子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高速信息网络与安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开发异网同构技术、数据压缩传输与接收技术、波分复用技术、第四代码分多址技术等,研究开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加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研究,解决物联网开发中的传感网集成与融合等关键基础问题。解决复杂曲面零件设计中的逆向设计关键问题。
——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领域。开展农林生物质资源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酵母和粘细菌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酶学、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基础研究。开展中医药现代化中的细胞融合技术、克隆技术、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等研究,研究创新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基因组学、化学合成与修饰技术,筛选功能基因,鉴定功能蛋白,筛选药物靶点,研制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糖类、蛋白质多肽类、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等创新药物。研究生物材料、特种功能性产品与生物安全中的基础问题。研究太空育种、胚胎移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转基因育种技术等生物育种技术。
——新材料领域。围绕纤维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晶体材料等在设计、结构性能分析、改性优化中的理化、相变和组织控制机制、复合强韧化原理中的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新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人工结构化和小尺度化、多功能集成化等物理新机制、新效应和新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新原理、新工艺以及结构、性能表征新原理,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原理等基础研究,开展新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制备工艺的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腐蚀防护、表面纳米化、列车表面等关键技术。
——先进制造领域。进行先进制造理论、微测量理论、不同尺度下的传输理论与反应工程学、低成本绿色制造与工业生态学、复杂制造系统和大型结构工程的科学计算、创新设计理论与多目标控制等工程科学研究。研究深层次物质与能量交互作用规律,高密度能量和物质的微尺度输运,微结构形态的精确表达与计量,制造体成形、成性与系统集成的尺度效应和界面科学,复杂制造系统平稳运动的确定性与制造体的唯一性规律等。解决油气钻采、技术设备中的关键制造技术以及港口机械和大型船舶的制造技术。发展先进机器人技术,激光复合机床技术。
3、交叉学科
重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关注和把握国内外新的学科增长点,发挥后发优势,培育新的优势学科。
——力学。研究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自然灾害等重要应用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完善力学学科的理论框架,发展新的试验与数值模拟手段,促进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工程科学。加强研究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化学及生物过程的工业放大技术、高效与洁净能源利用技术、开发近岸和深海油气技术的基础研究。重视重大工程可靠性、风险灾害的防治与安全问题、工程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与突变问题;重视交通系统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基础科学问题。注重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使用和信息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注重矿物、空间资源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农业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动植物产量和经济性状形成的信号和非蛋白编码基因的调控机制,重要作物和畜禽的基础细胞生物学,优良作物新品种分子设计理论和方法,农作物转基因时空表达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农业生态与生物安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功能与保健食品,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和污染农业环境修复的基础生物学等。
——生物医学。完善医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等生物医学各分支学科的协调布局与发展。加大对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等新兴学科的支持,加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合。
——信息科学。发展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网络科学与信息传输理论、微纳电子学等分支学科;支持生物信息学、量子信息学、网络行为学等新兴学科。支持计算方法与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无线通信多维信息传输理论与非正交复用理论、纳电子和量子器件的制造原理、基因组信息结构和生物序列比对与拼接算法、基于内容的算法和网络行为学以及信息的量子表象、储存、处理和传输等研究。
——能源科学。发展能源化学、能源物理学、能源地理学、能源计算与测量、储能、节能、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生态能源、能源系统工程、工程热物理、热工学、动力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加强聚变能、高能粒子参与作用的能量释放和新化合物的能量释放等未来能源的基础研究;推进能源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加强新能量的产生、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和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基础研究。
——材料科学。注重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协调发展。围绕新一代关键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分子电子器件、大飞机工程用材料、深空探测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等进行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开展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的设计理论,材料环境效应和服役寿命的评价,分子、纳米及介观尺度下的材料科学问题,信息功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以及表面技术的研究。
——海洋科学。开展近海关键海洋过程、河口海岸的发育演变及其环境效应、近海的环境海洋学过程,海洋生物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边缘海的演化、古海洋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西北太平洋环流变异与气候变化、深海大洋探测、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的集成研究;物理海洋、化学海洋、海洋地质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四、科技创新平台与园区建设
(一)科技创新平台
实施科技平台升级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聚集新兴产业、培养和吸纳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造就创新人才团队、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科技创新。
1、源头创新平台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质性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山东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和“山东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搭建12个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单元技术平台与六类医药科技创新基地,实施新药产值利税双倍增工程,建成区域相对集中、服务能力完善的现代新药创制与转化体系。建设山东省船舶设计研究院,提高我省船舶制造业的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和生产设计能力。建设山东量子通信研究院,占领量子通信科技制高点。建设山东省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中心,提升科研计算能力水平,带动相关重点产业跨越发展。加快推进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和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创新管理体制,推动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集成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区域经济,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150个实验室,20个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点建设100个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力争3个以上的实验室进入国家创新平台行列。建立实验室建设经费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建立完善有利于实验室发展壮大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实验室创新群体和优秀团队建设。
2、技术创新平台
——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按照我省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研发水平和服务产业的能力。鼓励、引导和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省重点企业要全部建立技术开发机构。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在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海洋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山东省创新型企业500强,创建市、县级创新型企业6000家。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工作,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服务创新平台
集成创新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公共服务、技术研发服务、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服务等的开放共享、稳定高效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建设。按照“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典型带动、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和完善科技成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建设和发展,每年建立3个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构建覆盖全省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信息共享、技术服务、合作交流网络。加大对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强对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人才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对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动态管理,扶优扶强,优胜劣汰,增强自我建设和发展实力。
——科技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配套服务。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享共用的原则建设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中介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果转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
4、科研基础条件设施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功能,创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建、共享新模式,落实新购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制度,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建设50个专业领域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培养储备专业人才队伍,重点支持科学仪器及关键部件、升级改造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自主研发及推广应用,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基本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容丰富、服务高效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管理,加强对实验动物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发挥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实验动物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设立实验动物研究专项,重视加强实验动物研究开发和地方标准研究制定,建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常用实验动物生产繁育基地、教育培训基地,逐步建立标准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系统、动物实验公共服务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实验动物的科研、应用及管理水平。
——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构建持续发展的数字时代科技文献资源战略保障服务体系,集中外文科技期刊、图书、会议录、学位论文、专利、标准和计量规程等类型文献数据库于一体,创新服务模式,为全省提供网络化、集成化、个性化、协同化和公益性的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继续完善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产业链建设中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与各类科技信息机构的合作与共建共享,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平台,有效提升我省科技文献综合保障水平和网络化服务能力。
(二)科技园区与产业基地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对策措施,以创建创新型园区和特色园区为目标,全面部署高新区新一轮发展,加快推动重大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使之成为全省自主创新的核心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示范区。拓宽合作领域,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高端产业、高端技术和人才,支持跨国公司到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对策措施,制订“十二五”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出台《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实施细则》。围绕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由资金扶持推动向政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推动的方向转变,由单一种养殖业向涉农产业聚集并形成产业链(群)的方向转变,由传统农业科技向现代农业科技的方向转变,实现技术、资金、人才和产业的聚集,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涉农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科技型涉农企业的发展基地。
3、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制定政策,抓好现有可持续实验区和示范区,创建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或先进示范区。选择不同基础和特色的实验区,围绕制约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组织科研攻关,强化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使实验区成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成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的示范基地,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范。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推动青岛海洋仪器装备国产化技术、长山列岛海洋科技综合开发、荣成湾海洋水产技术密集、潍北卤水化工技术产业、胶州湾海水利用技术、日照海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等示范基地建设。
5、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围绕国家黄河三角洲生态开发战略,构筑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省级低碳科技示范企业和基地,开展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产业共性技术,暗管改碱技术与装备,节能生态型建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安全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低能耗、低(零)排放、低资源依赖”的科技产业。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碱后土地含盐量由0.6%-1.3%降低到0.3%。
6、中药现代化基地(园区)建设
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二期工程)为主线,突出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实施名牌和标准化战略,加强质量管理,做强骨干企业,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以中药现代化为主推方向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加强中药生产工艺、饮片标准化建设;加强中药创新药物、保健品研制和传统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推进现代生物技术和先进装备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推进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园区)等的建设,培育省级中医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
7、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基地特色建设
根据不同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园区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聚集,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特色产业上中下游的配套衔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园。引导和支持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创新,培育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五、保障科技发展的措施
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强度,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努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动创新型山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监督考核机制
切实确保科技投入稳定性增长,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加强科技经费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强度。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法规,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均增速高于本级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7%以上。建立健全科技与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积极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拓宽以拥有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质押、信用担保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合理安排科技经费的投向,重点加强公共科技、民生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科技投入产出有明显提升。
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科技投入、支出结构与产出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考核行业、地方和专项计划的科技投入绩效。强化对科技投入和产出效益的评估力度,制定落实奖惩措施,保障经费合理使用和科技投入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并举,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扩大现有博士点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规模。实施“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发挥科技计划、科研基金的作用,实行人才、项目、基地并重,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实施“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专项建设工程,在省重大创新平台内设立“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岗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贸结合、人才租赁、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地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来山东创新创业。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蓝色经济区等战略区域,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科技开发等重点领域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建立完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使用制度,以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激励科技人才干事创业。制定出台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创新资源共享
以全面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为重点,强化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促进创新资源共享。
强化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制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激励政策,支持建立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畅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建立大学教授、科研专家进企业挂职和企业人才进大学、科研院所深造的交流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新闻发布会、展览会等载体,开展展会科技活动。
全面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继续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院士工作站达到200家,引进更多的院士及其团队来我省工作,共同研究开发、推广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设立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建设专项计划,重点支持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转移转化高水平科技成果、培养凝聚企业科技人才、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等。拓展科技合作渠道,组织好高层次学术论坛和两院院士专家山东行活动,继续举办淄博新材料国际博览会、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等系列科技例会。
开展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制定完善符合国家重大技术引进指南的政策措施,重点突出与独联体国家、欧美、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亚非拉等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中白高科技合作园、中乌高科技合作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等机构建设,形成“三园多点”的合作格局,建设100家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30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增强前沿技术、竞争前技术和基础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科技型企业国外创业,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高技术产品示范基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国际创新资源密集区搭建国际性研发合作平台。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总要求,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力度。实施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和专利创造倍增计划。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完善专利资助政策,加大对专利创造的扶持力度。激发全社会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专利创造和拥有情况作为科技立项、科技奖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和条件。
完善专利投融资机制。设立专利技术产业化资金,实施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促进计划,加快各类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专利技术创业园和产业化基地。制定关于专利投融资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等多种形式募集发展基金。积极培育专利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健全专利技术交易机制。建设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开展面向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推进知识产权交易信息集成和交易服务集成。
加强执法机制建设。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举报制度,提升“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热线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机制建设。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专利审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工作。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济南中心),积极推进特色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
(五)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落实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创新文化建设,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的环境。
完善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一步完善科技合作、技术转移、科技评价和奖励、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体系。深化与财税、金融等部门的合作,抓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情况评估体系。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适应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创新体系。改善科研活动组织模式,建立完善有利于实现重大目标的科学研究模式、组织管理模式,成果转化模式等,形成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科技活动绩效管理,改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注重创新实际贡献、创新发展态势、创新质量水平,集聚和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大力推动创新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大力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鼓励学术争鸣,积极倡导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弘扬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规范科学道德行为,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监督考核体系
加强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分解任务、落实方案,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考核机制,保证“十二五”科技发展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省科教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形成科技管理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技工作格局。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科技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健全各级科技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系统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科技工作运行机制。加强科技管理队伍自身建设,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积极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强与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制定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方案。制定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建立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科技发展、项目建设、应用推广中的问题。建立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注重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科技工作格局。地方、行业系统要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科技发展规划,具体分解落实省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
完善科技创新考核考评办法。建立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将全社会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以及自主知识产权获取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并提高权重。设立“山东省自主创新贡献奖”,评选十大创新团队、十大创新企业、十大创新平台和十大创新基地,予以隆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