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十三五”高新技产业发展规划
意见征集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关键时期。
我市“十三五”高新技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为坚持开放民主原则,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365滚球网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为我市“十三五”高新技产业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本规划征集时间从2016年9月14日至2016年9月23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
联系方式
电话:0538-6991149
传真:0538-6991149
邮箱:tagxk@126.com
附件:《泰安市“十三五”高新技产业发展规划》征集意见稿
泰安市“十三五”高新技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365滚球网
(2016年9月)
泰安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旨在阐明“十三五”时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是我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也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十二五”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泰和人才强市战略,加速推进创新型泰安建设,积极实施“1351”工程,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超额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为全市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在人才引进、知识产权、科技奖励、中小企业培育、孵化器建设、创新平台建设、投融资等方面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修订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见》、《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泰安市专利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列入对县(市、区)科技进步绩效考核,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各县市区、高新区相继也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科技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初步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等多元化、专业化、特色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940家。设立了泰山科技创业资金、东岳创业投资基金、天颐创投基金、国泰民安基金,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担保、四板市场融资、新型金融等科技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16家院士工作站,逐步构建了引智引技引资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三)产业发展载体持续壮大。泰安高新区于2012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泰安农高区于2013年晋升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泰安高新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矿山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市先后通过国家火炬计划非金属新材料、输变电器材特色产业基地复核。全市已有1家国家高新区、1家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家省级高新区、2家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家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各园区、基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泰安高新区形成输变电设备、矿山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602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5.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57.27%。泰安农高区逐步形成“两廊、两轴、三点、四区”的布局,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导,辐射带动泰山女儿茶、现代奶业、有机蔬菜、农业休闲旅游与泰山特色农产品开发等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相继开展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年、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年活动,政府、社会资本、企业多方投资,多形式、多渠道建设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构建了以国家级高创中心为龙头的创业—孵化—加速—产业化梯次孵化体系,众创空间开始涌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17家,总孵化面积达到52.33万平方米,孵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孵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型企业500多家,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植了新生力量。
(四)产业发展动力源源不断。2015年末,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14家,比“十一五”末增加68家,高企数量跃居全省第八位。高企规模质量效应同步提升,山东泰盈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泰安众诚矿山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高企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十二五”期间,我市实施了“1351”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10家,从中培育了58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建设了4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3个市级创新平台,取得授权专利3223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59项。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
(五)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高新技术产业链逐步拉长,聚合度不断增加,已形成门类齐全、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精细化工新材料、环保建材等为主导的非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以高压开关设备、电力电缆、变压器和互感器等为主导的输变电器材特色产业集群,以矿山生产装备、矿山安全装备、矿山软件为主导的矿山装备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集聚规模企业500余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成为我市高新技术支柱产业。
(六)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70.14亿元,占R&D经费总支出的比例达到92%。市域内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8家, 省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154家,建成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78家。“十二五”期间,全市464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获无偿科技经费支持逾5.16亿元。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415项,荣获省科学技术奖195项,其中一等奖24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带式输送系统、超大规格矫平设备、三维数控弯板装备、纺织染整自动装备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山东康平纳集团“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面向数字化采矿的软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岱银集团发明专利项目“一种交捻竹节纱的生产方法”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
(七)产业带动作用日益突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明显,建设了“泰山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了山东泰山SaaS云服务平台(“泰山制造服务”)和产品数据云资源平台(泰安零件在线),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艺规划(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管理(ERP)等技术示范应用,实施了节能减排示范工程,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加快了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十二五”期间,近800项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带动企业新增产值1551亿元,利税196亿元。
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829.65亿元,比“十一五”末(按同口径)增长1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85%,比2010年提高6.7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94%,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十三五”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加速在全球流动,新技术、新产业、新组织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互联网+作用下,形成新分工体系,带动国际产业分工和世界竞争格局重大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发展新空间,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一圈一带”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增强经济长期发展后劲带来更多契机,同时也将使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产业特色和聚集效应不够突出,产业关联度不够高等问题进一步凸显,面临与全省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历史阶段,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努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新体系,提升全市经济核心竞争力。
三、“十三五”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培育新动力为核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培植创新主体、构建创新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做强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升级、动力升级和结构升级,加快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积极转变职能,健全激励政策体系,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2、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加快推进原始创新,增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高端引领,力求技术跨越,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立足特色,扬长补短,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集群,尽快形成竞争新优势。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集中抓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作用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抢占发展先机,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开放合作,集聚带动。创新国际国内合作模式,加强交流协作,在全球范围引进高端资源,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依托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培育规模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链。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建立起比较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发展壮大,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到2020年,实现以下各项具体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新材料、输配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产业链延伸及整合,形成若干过百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努力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具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000家,培植5家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培植50家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3、高新技术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创业—孵化—加速—产业化梯次孵化体系基本健全,到“十三五”末,各类创新孵化载体超过50家,孵化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具有泰安特色的“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泰山创新谷”等科技服务大平台建成运行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创新发展。泰安国家高新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50位,成为全国一流创新型园区。山东泰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辐射源和科技型涉农企业发展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以泰安高新区为龙头,带动各高新区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加速集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引领辐射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与要素进一步集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5、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R&D投入的比例达到9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等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全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达到3000人,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5万人。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显著提高,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件。重点建设10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示范)中心,20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和28家市级以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十三五”末达到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在全省的位次前移。
四、“十三五”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突出创新人才的核心驱动作用,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等发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创新主体能力。
重点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见》,大力实施“1351”工程,按科技型企业成长规律,结合泰安实际,着力实施“三大计划”。
——“一天门”计划,扩大初创期企业规模。采取营造创业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完善创业环境等措施,通过促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激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泰创办企业,支持与国内科研院所、大学、国有企业合作组建企业5个途径,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20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 “中天门”计划,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成长。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措施,推动一大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到2020年,300家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壮大期。
—— “南天门”计划,推动壮大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社会融资、强化政府服务等措施,聚焦各类扶持政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核心技术获得竞争优势,依靠知名品牌占领市场,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到2020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
2、建立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组织。鼓励构建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实体化运作(独立法人)的新型创新创业组织形式,构建技术研发、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制定技术标准,建立联合开发、共同投入、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围绕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
3、健全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杠杆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择优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质量。
(二)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加强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发展众创空间,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提升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1、重点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构建具有泰安特色的全链条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体系。
——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减排、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建设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支持企业、高校、孵化器等在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异地建设众创空间,将优秀高新技术项目引入泰安孵化。采取虚拟孵化方式,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及团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多方式、多渠道孵化高新技术项目。
——鼓励龙头企业、高校及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特别是专业孵化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研发、融资、创业辅导、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优化孵化器管理运营机制,提升孵化服务水平,加速孵化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企业,培植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生长点。
——加快加速器建设。围绕企业成长发展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速器,实行市场化运营,不断提升加速器的运营服务能力。组织、引导加速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营销及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企业管理在线咨询等信息化服务。整合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等资源,为企业提供发展型、延伸型有偿服务及“一对一”个性化服务。通过提供加速服务,缩短企业成长时间,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快速膨胀高新技术产业。
2、重点建设“泰山创新谷”和“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创新体系”,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
——集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创新资源。围绕我市重点领域绘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地图,链接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应用型研发机构,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大企业研发机构等在泰安建立分支机构,丰富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源头。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合作共建矿山装备、生物医药、纺织装备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公共研发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上下游企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校地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引进知名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泰安设立分支,提供高水平技术成果、人才和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泰安技术转移中心,建立技术转移信息库,加快网上技术市场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国际国内技术转移服务。整合全市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集高端人才、高端研发、创业孵化、技术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产业资讯等服务于一体的泰安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云平台。引进和建立风险投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科技担保服务。
(三)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规划发展特色化、专业化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重点提升高新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泰安高新区建设步伐,探索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发展环境,激活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优势,集聚优秀创新人才,研发转化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兴增长点,壮大发展的新引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做大规模,提速进位。
2、重点培育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集聚前沿技术和产业领军人才及关联企业,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实现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产业升级,形成对区域产业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各高新区、各类园区规划发展一批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四)实施“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贯彻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企业生产、营销模式。
1、重点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品,促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实现产品设计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管理服务的网络化,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服务方向发展。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2、重点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制定“互联网+”行动方案,实施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重大示范工程。依托泰山云谷、智谷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创新传统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分散化生产与个性化消费的有机对接。
(五)构建高新技术政策支撑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构建适应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特点的政策支撑体系。
1、重点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制定实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实施意见和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分类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2、重点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完善促进高新区建设、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及人才引进培养等配套政策。制定完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领军骨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多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政策。
五、“十三五”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采取“4+4+1”(四大主导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的格局,远近结合、改革开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跨越。
(一)高新技术主导产业
以“凸出优势、高端引领、培育新兴、集群发展”为原则,聚集创新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做大做强新材料、装备制造、输变电、汽车及零部件四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打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
1、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市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围绕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加强高端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促进集聚发展,基本形成特色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发展格局。
——无机非金属材料。支持高端、特殊用途等无碱玻璃纤维、碳纤维、特种玻璃、无机电子材料、光学纤维和纳米碳酸钙、碳酸钡、石墨烯等纳米级材料及不同用途、功能特异的超细粉体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产业化;开展电池级碳酸锂提取制备关键技术的研发,做强做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支持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研发和新产品产业化。
——高分子材料。支持开发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低成本工程塑料等改性高分子材料及橡胶新材料、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以及壳聚糖纤维、膜材料、煤炭聚合添加材料等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和新产品产业化;支持纤维素及制品、水处理化学品、生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新型涂料、新型农药及农药中间体、新型染料及染料中间体、高效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新型橡塑助剂等精细化工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复合材料。加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高强智能纤维复合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机硅封装材料、高性能复合过滤材料、聚乙烯基耐热复合材料、无机复合抛光材料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研制新产品,形成产业化;开发具有防弹、透声透波、吸波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产品。
2、装备制造业。突出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以存量提升和增量优化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矿山装备、工程机械,提升智能装备发展水平,将泰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矿山装备生产基地。
——矿山装备。重点支持矿山装备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开发新型钻探设备、采掘装备、掘进装备、传动设备、洗选煤设备、矿山提升设备、支护设备、输送设备、矿物深加工装备、机电液一体化节能装备及绿色矿山、生态开采装备等矿山装备;支持矿山安全技术的研发,研制矿山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矿山救灾避难装备、矿山地压防治装备、矿山水害防治装备、矿山支护装备等,开发煤矿顶板压力监测系统、离层监测系统、动态监测系统、数字矿山智能变电站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防爆电器及综合自动化等新产品。
——工程机械。重点支持工程机械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开发电瓶叉车、天然气叉车、液化石油气等燃料叉车、前移式叉车、窄巷道叉车、中小型装载机、中小型挖掘机、塔式起重机、小型推土机、液压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等新产品。
——智能装备。支持智能化控制装备的关键生产技术研发,开发视觉伺服、高性能视觉传感系统、在线检测控制、工业检测、智能控制等新产品和复杂网络系统、多机器人协作、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纺织机械及专业配套部件、食品检测等专用生产设备;开发大型数控船舶成型专用装备、长距离多点带式输送系统、数控机床等数控装备;开展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自动测量、自动记录、自动控制等智能测控仪器仪表设备等。
3、输变电产业。继续保持我市输变电产业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品牌、技术和装备优势及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输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提高智能化水平,将泰安建成全国重要的输变电产业创新发展基地。
——输电设备。重点支持核电工程用、智能电网用电线电缆、交联电缆的研发,开发智能型110kV以上高压电缆、10kV以上直流电缆、特种电缆、特高压电缆以及绝缘制品、绝缘子等高压特高压电缆附件新产品。
——变电设备。重点支持核电工程用高压开关、变压器、互感器、组合电器等关键生产技术研发,开发风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电器开关、隔离开关、高压开关、真空开关、C-GIS开关柜/环网柜、断路器、整流器、限流和补偿电抗器、并联电容器成套设备、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新产品。
——配电设备。重点支持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用电监控、终端负荷智能调节等设备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开发输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动静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可编程在线化监视控制装置以及新型自动化系统、用于输配电系统的新型节电装置等新产品。
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支持龙头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壮大产业规模,以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为重点,推进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国家级特种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和优质零部件生产基地。
——专用车。重点支持专用车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开发市政作业车、工程施工车、散装水泥罐车、封闭式厢式车、压力罐式车、新型渣土自卸车、军民两用特种车、油田专用特种车、冷藏半挂车、集装厢式车、重型半挂式油罐车、50吨以上重型装备运输车、大型管道运输车、大型专用牵引车、智能化城市主战消防车等新产品。
——新能源汽车。鼓励我市汽车生产企业围绕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动力等,开展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镍氢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产品;研制永磁电机、异步电机等驱动电机,开发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等产品。
——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动力系统、车身系统和车用电器等汽车零部件关键生产技术研发,研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悬挂系统、液压油缸、变速箱等发动机系统零部件新产品,开发车灯、驾驶室、车身总成、汽车座椅、散热器、水泵、轮毂、轮胎、软轴软管等车身附件新产品,开展车载电子、车身电子、动力控制系统等汽车电子新产品的开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应用引领、创新驱动、重点突破、集群发展”的原则,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其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以推动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培育高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将泰安打造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高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支持开发网络(云计算)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支撑软件、多媒体数据库以及检索系统、云计算资源自动调度管理中间件等信息处理与运营服务软件;研发地理信息、网络通信、智能交通、工业软件、中间件、基础软件以及数字音视频、智能控制、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等行业应用软件;支持网络安全、通讯安全、矿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开展信息系统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积极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云计算。重点支持海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低功耗技术等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整合现有各类信息资源,建设泰安市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基于云服务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研发示范、教学实践、信息服务、研发测试等平台;创新发展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服务模式。
——物联网。重点支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核心芯片、二维码等研发和关键设备制造,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共性需求,建设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测试、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参与物联网技术标准制定,建设物联网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等产业链;在智能矿山、智能水利、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典型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的示范工程。
——电子元器件。支持光有源、光无源等光电子器件生产、封装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碳化硅晶体、大屏幕高端LED显示、TFT-LCD、PDP、OLED显示、场致发光显示(FED)、激光显示,3D显示(打印)、显示面板、LED背光源、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等新产品;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技术的研发,开发高性能传感器及关键芯片、高速集成电路技术及芯片、纳米级集成电路芯片、智能存储卡控制器芯片以及各种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和系统级芯片等新产品。
2、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智能电网为重点,开发新产品,实施应用示范工程,打造新能源产业链,大幅提升我市新能源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太阳能。加快引进和突破一批光热利用、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装备、太阳能热水设备、高温集热管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研制规模化光热发电成套装备、中高温太阳能发电设备、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大规模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小区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推进太阳能地面光伏电站建设;积极应用太阳能LED照明灯、景观灯。
——生物质能。重点发展生物质直燃、气化、沼气发电以及垃圾焚烧和填埋气发电等技术和产品,综合利用生物质及其废弃物,开发以秸秆等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气和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加快突破生物沼气利用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研制生物质锅炉、物化转换成套装备、沼气发电机组等生物质能装备。
——风能。研发风电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重点发展大容量风电机组、机械传动、运行控制等系统,开发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发电机及风电机组等新产品;开展风能发电应用示范工程,扩大风能利用规模,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型风电场。
——地热能。重点支持地源、污水源、河湖低位热源等热泵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开发机械传动、运行控制、关键零部件及整套装备及满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推广应用矿井井下降温除湿、井口防冻等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和新产品;实施地源热泵冷热联供示范工程和污水源热泵利用示范工程。
——智能电网。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建设,重点支持适用于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研发,开发新型智能化装备,支持电网企业进行智能化电网改造,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技术及装备、环保技术及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为重点,着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的设计、研发、制造基地,为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保障。
——节能。重点支持节能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绿色照明、节能监测等节能新装备;加大余热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节能机电、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节能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推广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积极开展节能应用示范工程,带动节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环保。重点支持“三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开发环境监测仪器、废气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高效除尘及尾气净化等大气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开发高效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农畜面源水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开发城市垃圾发电、废旧轮胎等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等;围绕钢铁、发电、化工、造纸、印染、发酵等重点行业实施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应用示范工程。
——循环经济。支持减量化、再制造、资源化、零排放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在化工、机械、建材、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实施共伴生矿产资源、低品位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及餐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应用工业余热、工业废水、高炉煤气、废旧设备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新技术和关键装备,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4、生物医药产业。坚持内源外引,以新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将泰安打造成为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
——新医药。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等生产合成关键技术的研发、引进,开发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新型抗生素、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生物技术药物,做大做强血白蛋白、人血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产业;加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自然杀伤细胞等干细胞药物及肿瘤单抗、免疫风湿单抗产业化;大力发展硫酸气雾剂、抗生素、化学制剂及3类新药研发;引进和开发生产一批智能化、小型化、精确化新型诊疗设备。
——现代中药。加强近红外光谱、在线控制、指纹图谱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发生产一批创新中成药,加强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开发中药饮片生产技术,优化中药传统炮制工艺,提高中药标准提取物提出、提纯水平,发展免煎中药饮片及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等;创新中药生产工艺,开发中成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重点围绕泰山四大名药,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国家规范化标准的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
——生物制造。加强酶工程、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微生物分子选育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开发生产新型纤维素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新型酶制剂产品以及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产酶益生素、食品添加剂和多元醇等系列新型微生物发酵产品;重点支持高效生物反应器、大规模高效分离等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开发生产1,3-丙二醇、乳酸、丁二酸、琥珀酸等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和聚乳酸酯等生物基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聚氨基酸类和生物多糖类等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加快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升级。
1、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突破和引进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煤炭、钢铁、化工、食品、纺织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引进,突破一批在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大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制造的关键设备研发和引进力度,加快提升装备水平。
——促进流程制造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围绕特色产业集群,针对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加快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改善工艺流程,加快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提升。
——提升加工制造企业高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能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通过研发外包等创新型组织模式,提升高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能力,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及时更新,提高整体生产效能,形成传统产业新的优势领域,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实施“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我市煤炭、化工、食品、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和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优化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实施“互联网+”,打造数字化工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应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改造生产线,建设以工业机器人配套生产线、物流仓储自动化系统、自动化装配检测线、信息管理系统等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厂。着力推进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智能工厂”试点建设。
——实施“互联网+”,推动产品智能化。引导企业大力研发智能化装备,推动智能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制造及应用。鼓励加大工业电子、嵌入式软件、传感器等技术在传统装备产品上的应用比重,提高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装备、自动化成套设备等产品。
——实施“互联网+”,创新企业生产营销模式。搭建“泰安云制造平台”,为企业提供包括创意、设计、制造、投资等在内的服务,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网络化配置优势资源、社会化协同生产制造。创新企业营销方式,鼓励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展开战略合作或自建平台,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联动销售;鼓励企业利用泰安的销售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扩大销售额,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3、促进绿色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和增效技术。面向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和增效,加大科研力度,推广应用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为我市主要流程制造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针对离散制造企业,围绕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绿色产品开发、回收再制造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开展典型行业应用示范;重点推广企业节能、建筑节能技术;开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应用示范。
——积极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推进煤炭、化工、钢铁、食品、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现代农业
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农用生物制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上的集成应用,推动精准农业、安全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1、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良种选育与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设施蔬菜农药残留污染控制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果树、茶树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和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食用菌安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特色花卉、林木品种选育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2、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重点支持大白猪、泰山黑猪、肉羊、肉鸭、蛋鸡等畜禽,四大家鱼等水产种质改良,疫病监测与防控,安全、优质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高效利用技术,动物资源利用和规模化健康养殖以及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
3、农产品与食品加工。重点支持泰山板栗、核桃、山楂、柿子、肥城桃等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农林特色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装备,大樱桃、油杏等特色农产品绿色储运技术研发。
4、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建设一批信息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村,构建现代化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5、现代农业装备。围绕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作物,开展高效收播、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施药、农产品贮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型农业设施装备研发。
6、农业防灾减灾。重点支持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林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农业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
针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壮大科技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1、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加强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市场体系研究、智慧电子商务云服务、新一代服务技术架构及解决方案、市场可信交易服务技术与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加强重点领域全程服务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推进服务示范应用,培育龙头企业。
——加强物流集成技术支撑。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发展景气监测与预警技术、集装箱联运智能运输组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物流射频识别、可视化及智能决策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面向产业价值链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协同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建设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2、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
——发展新一代信息服务。加快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泰山智谷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创新产品,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引育、创新创业、数据处理、战略咨询、运营演练等整体解决方案,打造现代化、智慧化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推动文化内容、素材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资源库建设;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虚拟会展、在线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虚拟博物馆及文化信息地图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存储、分发及传输等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服务模式,推动数字内容技术应用和服务新业态的发展。
——创新数字医疗与健康服务。加强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感知、普适服务等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形成个人、医院及相关部门的一体化医疗健康保健系统,构建老年人和慢性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与技术支撑体系。
——发展基于网络的数字生活服务。加强新兴生活消费服务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开展服务集成接入与应用托管、资源聚合管理、结算与信用评估等数字生活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围绕数字社区/家庭服务、移动生活服务、数字学习、虚拟社会互动服务、空间位置综合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现代数字生活消费服务平台化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构建一批数字生活服务运营平台。
——创新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加强知识获取、知识交易与支付、数字化智能教室、移动学习等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建立开放式知识服务公共体系;开展海量资源存储和网络信任服务支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创新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养老服务和残疾人服务模式,构建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3、推进和壮大科技服务业
——促进研发和设计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鼓励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的发展,培育集聚一批专业第三方研发机构,促进研发服务业集群发展;提升工业设计服务能力,建立专业化设计服务标准和管理体系,促进各类专业性设计机构的集聚发展;推进检测服务市场化进程,推动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规范检测服务。
——提升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加快技术转移机构的市场化进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支持服务机构和企业之间探索新型技术转移合作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技术成果中试熟化服务能力,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增值服务能力。
——提升孵化服务水平。培育和支持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建设,优化运行机制,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孵化效率。
——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业务,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融资租赁、产权交易与股权交易等新模式。建设泰安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高成长企业群体提供金融支持。
——提升科技咨询服务业规模化水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经营的能力。重点推动产业研究和竞争情报服务,研究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推进企业管理和战略咨询服务,为企业的转型和加速成长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品牌化发展,提高科技咨询业信息化水平。
六、“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保障
1、成立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讨论和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2、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规划、重点、项目咨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强化规划引导与任务落实。科学分解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制定好年度实施计划,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考核机制,定期检查,及时督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二)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培育等,形成上下配套联动的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所得税减免、进口设备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进融资租赁、金融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新业态。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的扶持,鼓励政策性信贷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3、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和股权众筹融资。依托泰山科技创业资金、国泰民安创投基金等融资平台,推行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企业共担风险的模式。大力发展“天使投资”,不断完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发展环境。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商业银行专营服务机构建设。
4、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等实施股权出让吸收民间资本参股,或采用法人招标的形式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
1、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围绕我市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创新性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杰出企业家等四种人才。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库,完善高层次人才长效激励保障制度,实施高端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办法。
3、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地位,对创新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公平正义对待人才。创造“宽容个性”、“宽容失败”的社会舆论环境,创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环境,达到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的目的。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1、探索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政府提供前瞻性规划引领,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搭建研发平台等,推进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和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结合,以企业为主导,通过技术转让、参股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形成资源共享、技术共创、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2、深化开放合作,拓宽产业发展新空间。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研发机构和分中心。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强高技术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外商到我市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基地和产业园区。鼓励我市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创新平台,共享人才、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支持我市企业到境外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建立全球营销网络,拓宽发展空间。
3、完善项目保障机制。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科学设计重点项目遴选指标体系,建立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库,完善专家评审机制;重点计划项目定期协调调度和进展情况通报,建立工作调度、任务执行和督查机制、退出机制。